雜亂無章的建筑垃圾倒入進料斗,經歷分級破碎、風選、磁選、篩分,回收廢舊鋼鐵、木材等后,生產出部分取代天然砂石的再生骨料……昨日早上,當記者走進位于下陸區長樂工業園內的建筑材料項目過渡性生產車間時,目睹了這“變廢為寶”的一幕。
隨著黃石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建筑垃圾產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過去對建筑垃圾多采用填埋消納的處理方式,不僅占用大量的土地,建筑廢棄物中的有害物質還會污染土壤、水體、大氣。
2018年出臺的《黃石市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達標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構建完善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管理規范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模式的目標。
黃石市建筑材料循環利用項目也正式提上日程,就是要將這些廢棄的建筑垃圾,通過處理讓它成為可用于制作再生磚、再生水泥的再生骨料,讓它從建筑中來、到建筑中去。
為了盡快讓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利用,考慮到這個項目土建工程不涉及樁基工程的特殊性,市環投公司打破先建廠房后投入生產的常規性做法,先裝備了過渡性生產車間。
今年3月,
移動破碎站完成安裝,5月過渡性車間試運行。從7月份起這個車間便開始處理建筑垃圾,截至目前已處理4000立方米,生產出5000多噸再生骨料。
如今,隨著項目土建工程施工隊伍入場,整個項目按下了快速鍵。該項目占地面積約130畝,概算總投資1.414億元,項目投產后每年可處理建筑垃圾30萬噸,生產再生混凝土砌塊及磚制品5萬噸,生產再生水泥穩定碎石基層15萬噸。
“垃圾其實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市環投再生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呂美生說,隨著項目的持續推進,將慢慢從過渡性生產轉化為規模化生產。